wifi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,但是wifi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如今繁荣景象的呢,这个故事很长很长...
我们可以从jack和rose的那场爱情故事说起。
1912年4月14日位于泰坦尼克附近的加州人号发现前方有冰山,并向附近的所有航行船只发出警告。
22点55分,当无线电讯号抵达泰坦尼克号时,冰山警告却被中断,那时,泰坦尼克号的电报员正忙着帮乘客发送电报到瑞斯角。
23点40分,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···
泰坦尼克的悲剧始于这场电报乌龙,而这也是当时的无线电报的特点
1887年海因里希•赫茲发明了无线电波后,无线电较早用于航海。此时的无线电报采用火花隙式发射机(spark-gap transmitter),主要用来传送摩尔斯电码。严格的讲,它是一种超宽带UWB无线技术。它占用整个频段,将所有发射和接收装置放在一个共享信道里,电报员只有先听,然后才能发送信号(这大概就是较早的listen before talk机制)。所以,当遇到那个很忙的泰坦尼克电报员的话,麻烦就大了。
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谐振电路,它可以选择接收特定频段的信号,也就是AM(调幅)技术,这也造就了当时AM广播电台的涌现。随着技术的变革,新的问题又出现了:电台的涌现造成无限干扰越来越严重,几乎无法使用。
政府为此颁布了《频谱授权制度》(包含了单向无线传播、双向无线传播和蜂窝移动通信领域)
起初的频谱授权制动是非常粗暴的,后来FCC(美国通信委员会)认可了低发射功率的设备可以工作于未授权频谱
1980年,WiFi教父Michael Marcus,时任FCC工程师向FCC建议:未授权频谱可用于通信,并适当增加发射功率,使之可以覆盖几十到几百米的范围。FCC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开放了3个“垃圾频段”(含今天WiFi的2.4GHz和5.8GHz频段),这些频段之前是用于微波烤箱应用的。
起初,整个产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,无限产品设备商们各自为政,不同厂家之间的设备根本无法兼容。
1980年,在3com公司的游说之下,以太网标准出台。设备商开始意识建立统一标准的必要性。
1988年,NCR公司想利用未授权频段做无线收款机,工程师联合贝尔实验室的另一位工程师Bruce Tuch找到IEEE,成立了802.11工作组,建立一套通用的未授权频谱标准。
1997年,IEEE802.11工作组在基本标准上打成共识,定义数据传输速率为2Mbps,采用两种扩频技术:跳频和直接序列扩频
1999年12月和2000年1月获批两个标准的版本:802.11b(工作于2.4GHz频段)和802.11a(工作于5.8GHz频段)
1999年8月,为了推动IEEE802.11b标准,Intersil、3Com、诺基亚、Aironet 、Symbol和朗讯6家公司组成了无线以太网路相容性联盟(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,缩写为WECA),这就是WiFi联盟的前身。
2002年10月,联盟更名为wi-Fi联盟(Wi-Fi Alliance)。主要是对不同厂家的产品进行兼容性认证,实现不同厂家设备间的互操作性.
1999年7月,苹果在其推出的新一台iBook笔记本电脑中**引入WiFi,不过并非标配,但这也引来了其他电脑厂家的跟风,自此,无线网络版图不断扩大。WiFi迅速占领了家庭宽带市场,并开始由家庭走向公共场所,一些咖啡厅、商店等开始有了无线热点提供免费WiFi接入。这个时候,EEE802.11工作组重新调整IEEE802.11协议标准,推出了新的物理层标准IEEE802.11g,它使用更先进的扩频技术,称为正交频分复用(OFDM)调制技术,其速率可在2.4GHz频段上达到54Mbps。
而今,WiFi不仅只用于电脑、手机等通讯工具上,智能概念的提出,为WiFi技术拓宽了更大的世界。XXX从WiFi技术转型智能化应用,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发展,小到家里的一盏台灯,大到汽车等交通工具,都可以通过WiFi技术实现通信,继而开始小智、中智升级,甚而人工智能。
10年的WiFi行业技术积累让我们在智能化应用的转型上少走了一些弯路。XXX以WiFi技术为基础,延伸智能领域,通过接入APP、搭建云平台以及大数据运用,构建新型的“智能化应用+互联网”模式,为人们提供更智能的工作与生活服务。
当Jack和rose再相遇时,泰坦尼克号能自动监测环境及航线等,自行按照较优方案航行,再也没有冰山之险;当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后,智能家电能自主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;当他们的宝宝出生,智能奶粉机、婴儿护理平台能为宝宝健康茁壮成长保驾护航;当他们老的时候,智能养老平台能让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;让他们的爱情从轰轰烈烈走向平安幸福的细水长流。